首页  >  图片报道
广州水城的历史记忆

2014-09-05 来源:凯风网

昔日广州河涌纵横

1923年广州太古仓

日伪时期白鹅潭

  “六脉皆通海,青山半入城”,概括了广州这座山水城市的自然风光。然而,广州古城,指的是古代以城墙圈起来的城区,其地不超出今越秀区。今天的广州老城区并不处三江交汇之处,海岸已移至50多公里处的南沙。流经海珠桥下的珠江江面宽仅170米左右。城内原有濠涌沟渠,多被覆盖,更不可能行船。城郊,如荔湾“十里泮塘烟雨霏”景色,早已代之以高楼林立的街景。说起广州水城,需要唤起历史的回忆。

  壹

  江海交汇的水城:

  秦汉番禺城是名副其实的江海交汇之城

  广州古城的江海区位,诚如《羊城古钞》所言:“大海环其东,众水汇于前,群峰拥于后”。远古时期,广州中心市区到黄埔一带,是一东宽西狭的漏斗形浅海湾,潮汐沿珠江上溯,北可至今三水芦苞。1937年,中山大学吴尚时教授在广州河南七星岗发现6000多年前形成的海蚀崖及海蚀平台的古海岸遗迹,沧海桑田,这片海岸已深入大陆100多公里。广州建城初期的秦汉时期,海潮由狮子洋汹涌而来,海浪直击越秀山南麓。地质钻孔在今省政府、省科学馆、芳草街、中山图书馆等地,发现了距今2500年至1500年的海相沉积物,证明今珠江北岸的广大地区当时为海水所淹没。

  秦汉时期,西江为干流,北江为其支流,两江合流后向东流经广州入海。《水经注·泿水》称:泿水“又东至南海番禺县西分为两:其一南入于海,其一又东过县东南入于海”。曾昭璇先生考证,“其一南入于海”指的是今北江下游出海主干道——东平水道,而“过县东南,入于海”则指的是经今珠江广州河道至狮子洋水道入海。《史记》称汉武帝平南越国时“发夜郎兵,下牂牁江,咸会番禺”,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称西江为当时中原至“两广舟船必由之路”,走的便是经广州至狮子洋入海这条河道。东江在历史上虽未直接进入广州,而在新塘附近入狮子洋,但在古代,为了避开狮子洋风浪威胁,由东江进入广州的客货不是顺狮子洋潮流西北行,而在鹿步开凿运河,由运河进入广州。因此,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考虑,古代广州城是三江汇流区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。此外,北江还有较大的汊道白坭河,由清远石角分出后,直流广州城南,成为北方进入广州最便捷的河道。由于海湾深入,海潮可上溯至清远峡口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“二月、五月、八月,有潮上二禺峡(今清远),逐浪返五羊,一宿至。”

  总之,秦汉时期的番禺城位广州溺谷湾与西、北、东三江干流交汇处,还有白坭河自西北绕城而来,正所谓大海临其前,众水绕其城。

  由于不断的地理变迁,西、北两江的干流不再流经广州城附近出海,海岸线已移至南沙一带。广州城已不处在江海交汇与三江汇流处了。即便如此,广州城南的珠江河道仍能通过众多的北江汊道与其干流河道相通,进而联系内地;通过狮子洋出虎门与海外沟通。广州的外港由离市区近而迁远,这也有利于广州的扩展,即如今日的设立南沙区。因此,广州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全国外贸大港地位。

东安、西安轮船公司的广告

五仙门旧照

  贰

  水系成网的水城:

  东濠西濠玉带濠都曾有两倍半东风路宽

  秦汉时期,流经今广州城的珠江宽达2000多米,从西湖路至宝岗北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后,相等于今珠江面十倍以上。珠江北岸位于今天繁华热闹的西湖路商业中心一带,光明广场负一层的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,就是当年为防止海潮倒灌、洪泄在江岸边建设的水闸。由于江面广阔,加之有海潮涌入,人们不称“珠江”而称“珠海”,老一辈广州人至今保留称“过江”为“过海”的习惯。由于泥沙沉积、城市发展、人为填筑等原因,珠江北岸线不断南移。宋代江面还有近千米,那时广州童谣说:“河南人见面,广州状元出。”意思说隔着珠江难以分辨对岸的人面目,以此比喻广州出状元之难。广州的官员在江边建了座“见面亭”,祈待出状元。清代,珠江江面变窄,由“小海”改称为“省河”。直到1931年,修建新堤,河道的北岸线才基本定型。

  古广州城的濠涌,一部分是城濠,一部分是城内沟渠。从宋代起城内的沟渠称为“六脉渠”,生动地描述了城内水系畅达的格局。环城除了北面越秀山及白云山余脉为屏障之外,东、西、南面有城濠,由于珠江岸的南移,南面的玉带濠成为内城之濠。外濠内渠,串联成一个贯通城内及环城的系统。将清代广州城图与苏州城图相比,广州水城的形象一点也不逊色。古代西濠、东濠、玉带濠均曾宽达二十丈以上,换算为七十余米。如今东风中路宽28米,当年濠宽为东风路的两倍多,可以想见濠面之广阔以及来往船只如梭的繁华景象。西门口一带,西濠洼地已发展成为四条平行濠边的小街。光复路一带就曾掘出古船桅和海船用品。东濠一带,明代时,今永安直街及宝源街等都还在江下,河面宽达百米以上。玉带濠连结东西两濠,在宋代形成。是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广州知州邵晔所开凿。《宋史·邵晔传》载,“州城濒海,每蕃舶至岸,常苦飓风为害,晔凿濠通舟,飓不能害”。这条濠既能让海舶避风,濠畔就成为繁华的商业区。始凿之濠长1600丈,水面阔20丈,水深3丈,行舟便利,蕃舶常驶入濠内。玉带濠畔商业繁华,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将其与秦淮河比较,说是“日费数万金,饮食之盛,歌舞之多,过于秦淮数倍。”试想城之东西南面均有宽约70米的大濠环绕,城内沟渠如水上街巷,而城濠就如干道,乃至与城中湖面连成系统,交通便利与商业繁华全与水路有关,水城景色蔚为广州的商业都市大观。

老市界界碑

芳村南漖村旧“广州市界”碑

  叁

  面向水道的城门:

  广州城池曾经有十个水关

  古代城市在地图上最为突出的标志性建筑是城门。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幅绘于康熙朝后期的绢本《广州府舆图》,采用立体写景法绘制,府城绘有城墙和城门、城楼。除了北面的大北门和小北门之外,其余城门均朝向水道而开。广州城是一个商城,从城门取名航海、阜财、善利、竹栏、油栏上可见一斑,城门面对水道,服务于商业的功能不言而喻。南面有两列城门,内城面临玉带濠,外城面临珠江。从图中可看到城门的基本形制。除了大东门和西门,明代面临玉带濠的四门中就有三门设瓮城。由于淤积厉害,清代玉带濠水面只及宋代一半,但也有30多米,还是很宽的。可见其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内城面对玉带濠防卫的重要性。

  按《广东通志》的记述,广州府城除了16个城门之外,另有10个水关。水关口一带,正是商业码头所在地,如东濠街一带,就留有糙米栏(即永安横街)、猪栏等名称,是东城薪、米、木、石、粪、草出入通道。水关在宋代陈岘任知州时就有修筑,“两岸甃石,长二十余丈,中为重闸,阔丈余,以通舟楫”。可见那时的水关可供舟船通过。明洪武年间修筑城池,将濠南旧水关改建成广仅6尺,下铁柱两重,以严防御。水关的样子,只能从珍贵的老照片上看到,其实也是门楼,只是建于水道之上,通行的是船只。其秀丽之姿,并不比苏州留存至今的阊门逊色。水关较著名的有铜关。铜关原称天关,铜关之名,有说是东关、潼关讹音而来。清代大部分地图上并未标示出来,光绪二十六年(1900)的《粤东省城图》上有清楚标示。铜关建于东濠之上,位置在今法政路与越秀北路交界的广州市雕塑院一带,明初扩城,此处括入城中,故置水关于此。《广东通志》称:“于东门之北城外下,置小水闸,防以柱石,疏成渠道,以引山涧之水。”说明此关闸还有排洪之功能。东濠航运以此为终点,铜关便成为货运船舶纳税之处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