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 图片报道
图片故事:被捆绑的爱

2014-06-11 来源:新浪网

 

  要不是胸前的布条,今年11岁的谢国彪,看上去与正常孩子一个样。每天起床,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道惠村68岁的谢军土要做的第一件事,是用精心编制的布条将孙子谢国彪捆绑起来。6年来,他们用断10多根布条,这些无声的布条缠满了亲人无奈的爱。摄影:储永志

 

  2004年9月底,一场山洪将村里通往县城的公路冲毁,孙子谢国彪偏偏在这时出生。10月2日,媳妇难产,村里人步行2个多小时将媳妇母子抬到山下医院时,但为时已晚,由于孩子脑部长时间缺氧,导致智力障碍,最后被确诊为智力残疾人。

 

  6岁开始,如果没有家人看管,谢国彪就会溜出家门,不是拿石头砸碎邻居窗玻璃,就是爬上邻居家的屋顶,身手敏捷,如同小猴子,村里人都称他“猴儿”。有时玩疯了,天黑了还找不到家,家人只好求全村人四处寻找。

 

  从2008年至今,谢国彪累计爬上屋顶有60多次,仅踩坏邻居家的瓦片,就让家人赔偿了1万多元。图为2014年5月9日,家人一不留神,谢国彪又爬上了房顶。

 

  谢国彪的妈妈黄宝秀,云南澜沧人。她说,儿子非常喜欢玩火,稍不留意他就会拿着火种到处走。由于路费原因,11年过去了,她从未带儿子回过老家,她做梦都想儿子好起来,带上他回老家过火把节。5年前,谢国彪的妹妹出生,谢家又增添一张吃饭的嘴,日子更加拮据。

 

  谢国彪的爸爸谢献利,今年41岁,平时话也很少,敦厚老实。他曾尝试外出打工,但由于没读过书,也没有什么特殊手艺,不好找工作,只好打消念头。

  家人最初商量用铁链将他拴住,但爷爷、奶奶心疼孙儿,决定亲手编织布条将他捆绑起来,拴在柱子上。这些布条相对绵软,勒在身上也不会那么痛。

 

  也许是天意,谢国彪的家,是六十年代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子,房间内外的6根木柱子,都曾栓过谢国彪。爷爷奶奶想腾出手做些家务,每次都将布条的另一端系得很高,阻止谢国彪轻易解开。

 

  这些年,谢国彪都是与爷爷奶奶一起过,尽管家徒四壁,但爷孙间的感情特别好。 11年过去了,他从未张口叫过爷爷、奶奶。这也是老人最大的无奈。

 

  从2008年起,当地民政部门每年会送来2000元照顾资金。这些钱对谢家来说至关重要,相当于他们一家6口近四个月的生活费。对于这些帮助,老谢铭记在心,逢人就说政府的好。

 

  道惠村是个人口不到300人的小山村,距离县城50多公里,民风纯朴,村里有4处庙宇。奶爷仨上山干活的路上有处山神庙,谢国彪的奶奶只要经过,必定推开庙门,恭敬上前跪求诸神保佑孙儿听话,别乱跑。

 

  谢国彪今年才11岁,人生之路还很漫长。谢献利也期待儿子的智力有一天突然恢复,更希望能赚到更多的钱,带上儿子到大医院检查,找到儿子的病根,治好儿子的病。

 

  偶尔也会牵着儿子到村头走走。但又怕儿子捣乱,人多的地方,他不会让儿子靠近。但谢国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对眼前的一切置若惘闻。

 

  2014年5月9日,正是采茶的季节,谢军土家的茶山在5公里外的村东边,要翻过3道山梁,老俩口上了年纪,体力明显不支,11岁的谢国彪则显得有些兴奋。茶叶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,一年下来能卖万元,刚好够全家生活、开销。

 

  谢军土一手摘茶叶,一手还得紧簒布条,有时候孙儿突然发力,会将自己拉倒。谢国彪则摘下茶叶放到嘴里咀嚼三五下吐掉,再摘下新叶放到嘴中,如此反复,不觉其苦。

 

  谢国彪在村庄里没有一个童年玩伴,见到什么都想探个究竟。村口下水管,尽管里面什么也没有,他也要钻进去,玩上半天,最后还得硬拽出来。

 

  这些年,谢家一旦攒了三、五千元,就带着孩子上医院就诊,丽水的医生建议,将孩子送到北京、上海大医院就诊,或许能治好。但由于经费问题,治疗最终还是半途而费。

 

  2013年10月,当地“残联”为谢国彪办理的残疾人证。去医院就诊或坐公共汽车时带上证件,会方便些。

 

  晚上睡觉,爷爷要将门锁住。这些年谢国彪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,但随着老人年纪增大,身体越来越差,而谢国彪一天天长大,力气也见长,过两年,布条就无法捆绑住他。想到今后的生活,老人一筹莫展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杜小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