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 图片报道
盘点12月贺岁片:成也故事 败也故事

2011-12-30 来源:新华网

  2011,国产贺岁片市场的角逐,刚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《金陵十三钗》、《龙门飞甲》和《亲密敌人》,既代表了不同的电影类型,也代表了不同的导演风格。这三部电影的先后上映,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百花齐放,并非不可能的局面。但真要迎来国产电影的大发展、大繁荣,也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

  《金陵十三钗》:风尘女未获救赎

  经过电影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后,在商业电影上颇有斩获、却争议不断的张艺谋对《金陵十三钗》的期望,是多重的。除了票房之外,《金陵十三钗》还希望获得奥斯卡评审们的垂青。但据最新消息,此片已获多家英文媒体的恶评,称对《金陵十三钗》的最好概括只能说是“片中每一个无端浪费的生命最终总算得到一滴勉强的眼泪”,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、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,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,而且影片在一个日军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(虽然床戏很短,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觊觎)。

  但平心而论,《金陵十三钗》已是张艺谋在背负多年的盛名和骂名后,“最不坏”的作品。该片在故事的讲述技巧上,开始尝试好莱坞模式——主角们怀揣着各自弱点,彼此之间既不理解,也不信任,直至危机降临,风尘女子和女学生们才彼此达成了谅解,并形成了相互的尊重。在这个过程中,入殓师约翰抛下了隐藏在自身利益最大化里面的“小我”,逐渐成长为一个敢于涉险拯救女学生的英雄。

  这个按照好莱坞模式架构的故事里流淌着的,是中国人曾经流过的血。正因为如此,一些观众愿意领受张艺谋的善意,为之付出感动。但观众流泪并不意味着故事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。出于商业的考量,《金陵十三钗》强化了视觉冲击力,却未能同时增强故事的厚重度。比如,当12名风尘女子大义凛然地换上学生袍,在含笑赴死前为学生们集体唱一首《秦淮小曲》时,在女学生的主观镜头里,出现的仍是摇曳生姿的风尘女形象。按故事本身的逻辑,风尘女因为自身的牺牲而获得了救赎。但在影像语言里,风尘女并未获得救赎,此其一。其二,除了玉墨外,众多风尘女的刻画力度不足,均显得过于单薄,因而难以撑起十三钗作为拯救和自我救赎的群像。

 


                  《龙门飞甲》广州首映

  《龙门飞甲》:侠义尽失的视觉奇观

  与《金陵十三钗》相比,《龙门飞甲》的故事就显得更不用心。在这部让观众误以为《新龙门客栈》续集的古装武侠电影里,根本就没有《新龙门客栈》的一丝影子。

  虽然故事仍然发生在明朝,但遗憾的是,《龙门飞甲》并未处理好乱世之中的儿女情长。影片中的赵怀安为了保护凌雁秋,希望对方忘掉自己。但影像所展现出来的则是:这种为了保全对方的忘却显得毫无必要。

  除感情戏之外,《龙门飞甲》在武侠题材的基础上,引入了“夺宝奇兵”的故事模式。 “夺宝”主题的强行介入,虽意在创新,但却搅乱了故事的节奏感。在《新龙门客栈》中,所有的线索都围绕拯救忠良之后展开。侠义精神的伸张与展现成为隐而不显的线,将情感戏与打斗场面串联起来,形成了一部精彩的电影。可惜的是,在《龙门飞甲》中,侠义精神已经变得气若游丝,由于它的缺位,整部电影才显得好看却不精彩。

  之所以好看,只是因为《龙门飞甲》3500万美元大手笔支撑起来的特效,的确将武侠电影的奇观消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,比如赵怀安和雨化田在龙卷风里面的厮杀,龙门黑沙暴之后复现古国的壮观等场面,都是国产武侠电影奇观中的新景象。但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没有观影感动的眼球快感,不能保证大片的生命力。

 


           资料图:徐静蕾(右)与黄立行 来源:新华娱乐

  《亲密敌人》:商战戏是徐静蕾软肋

  和《金陵十三钗》、《龙门飞甲》相比,《亲密敌人》可谓三足里最薄弱的环节。在风格上,《亲密敌人》继承了《杜拉拉升职记》“唯漂亮主义”的影像风格,为了让电影显得好看,老徐不辞辛劳和成本地世界各地取景。影像中的成都、香港、伦敦和澳大利亚,都显得比现实中更美。

  但电影好不好,景色只是其次,重要的还是故事。想通过激烈的商战带出情侣间爱恨交加的情感关系,这样的故事构架本来很讨巧,但对执导商战戏的导演要求却很高。老徐虽然对情感戏很在行,却难游刃有余于商战戏之间。由于商战戏显得不够紧张、刺激,就很难通过影像强化“亲密敌人”和“亲密爱人”这两个关键词,反而削弱了情感戏的表现空间。

 

 

《失恋33天》剧照

 

  2011年:《失恋33天》之年

  与这三部备受关注的贺岁大片相比,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前贺岁小片《失恋33天》。这部低成本、小明星和二流导演合计出来的电影,真正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——不仅以几百万的制作成本博得3亿多的票房,还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真心喜爱。

  《失恋33天》的成功,建立在好故事的基础之上。这个好故事准确击中了青少年观众的集体心理中的小疼痛,因而能够引起普遍的共鸣与震荡。与之相比,三部贺岁大片虽然问题各不相同,有一点却是相同的:它们的故事都难称完美,更为重要的是,它们都隔靴搔痒似的经过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欲望,却未能准确击中它。

  前贺岁小片《失恋33天》的横空出世,让中国国产商业电影的复兴显现了一丝真实的曙光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如果我们把2010年命名为《让子弹飞》之年的话,那么,2011年就是《失恋33天》之年。(曹怡平)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